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治年鉴 > >正文
特赦,开启法治文明新篇章
中国将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特赦四类服刑罪犯。8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特赦令,根据29日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对四类服刑罪犯实行特赦。根据主席特赦令,对依据2015年1月1日前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释放后不具有现实社会危险性的四类罪犯实行特赦。
所谓特赦是指国家依法对某些犯罪或者特定的犯罪人免除刑罚的一种法律制度,是一项国际通行的人道主义制度。特赦是国家对刑罚权的放弃,因而导致刑罚的消灭。特赦是一项国内外皆有先例可循的重要刑事政策,大多选择在国家节日、庆典或者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时实施。特赦并不是舶来品,而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以特赦的形式宽恕一部分罪犯,既能感召、教育和挽救更多的罪犯,也能彰显刑罚的人道主义。
在当代中国,特赦制度是有宪法依据的。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宪法,国家先后进行过7次特赦,最近的一次是1975年,此后40年没有再特赦。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特赦,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特赦部分服刑罪犯是宪法的创新实践,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法治意义。特赦可以使这项古老的中华法治文明进一步发扬光大,创新宪法实践,积累德政,展现执政自信,彰显刑罚的人道主义。从国家层面看,可以向国际社会展现开放、民主、文明、法治的大国形象。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层面看,有利于弘扬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慎刑恤囚的历史传统,形成维护宪法制度、尊重宪法权威的社会氛围。根据1982年通过的我国现行宪法,特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由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此次特赦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宪法普及和宪法教育。从实际效果看,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发挥特赦的感召效应,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新中国历史上曾经7次特赦,每一次特赦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彰显了党和政府的宽大、仁政。
特赦的范围是有限制的。这次特赦主要包括四类罪犯,一是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服刑罪犯。对这类罪犯予以特赦,目的在于突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主题,体现本次特赦的历史意义。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参加过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对外作战的服刑罪犯,但几种严重犯罪的罪犯除外。符合上述条件的服刑罪犯曾经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作出过贡献,符合本次特赦目的。三是年满七十五周岁、身体严重残疾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服刑罪犯。对这类人员予以特赦,既符合中国的历史传统,也符合国际上通行的人道主义赦免原则。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已体现了对75周岁以上老年人犯罪予以从轻处罚的精神。四是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服刑罪犯,但几种严重犯罪的罪犯除外。对这类罪犯予以特赦,体现了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精神,能够实现刑法的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尽管本次特赦只针对四类罪犯,但特赦实践彰显出的刑罚人道主义和国家的德政,无疑将产生辐射全社会的感化效应,有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崇宪法、践行宪法的社会氛围,也将有利于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期待特赦制度开启尊崇宪法、宽严相济、慎刑恤囚的中国法治文明新篇章。
作者:刘武俊
所谓特赦是指国家依法对某些犯罪或者特定的犯罪人免除刑罚的一种法律制度,是一项国际通行的人道主义制度。特赦是国家对刑罚权的放弃,因而导致刑罚的消灭。特赦是一项国内外皆有先例可循的重要刑事政策,大多选择在国家节日、庆典或者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时实施。特赦并不是舶来品,而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以特赦的形式宽恕一部分罪犯,既能感召、教育和挽救更多的罪犯,也能彰显刑罚的人道主义。
在当代中国,特赦制度是有宪法依据的。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宪法,国家先后进行过7次特赦,最近的一次是1975年,此后40年没有再特赦。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特赦,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特赦部分服刑罪犯是宪法的创新实践,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法治意义。特赦可以使这项古老的中华法治文明进一步发扬光大,创新宪法实践,积累德政,展现执政自信,彰显刑罚的人道主义。从国家层面看,可以向国际社会展现开放、民主、文明、法治的大国形象。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层面看,有利于弘扬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慎刑恤囚的历史传统,形成维护宪法制度、尊重宪法权威的社会氛围。根据1982年通过的我国现行宪法,特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由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此次特赦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宪法普及和宪法教育。从实际效果看,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发挥特赦的感召效应,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新中国历史上曾经7次特赦,每一次特赦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彰显了党和政府的宽大、仁政。
特赦的范围是有限制的。这次特赦主要包括四类罪犯,一是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服刑罪犯。对这类罪犯予以特赦,目的在于突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主题,体现本次特赦的历史意义。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参加过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对外作战的服刑罪犯,但几种严重犯罪的罪犯除外。符合上述条件的服刑罪犯曾经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作出过贡献,符合本次特赦目的。三是年满七十五周岁、身体严重残疾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服刑罪犯。对这类人员予以特赦,既符合中国的历史传统,也符合国际上通行的人道主义赦免原则。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已体现了对75周岁以上老年人犯罪予以从轻处罚的精神。四是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服刑罪犯,但几种严重犯罪的罪犯除外。对这类罪犯予以特赦,体现了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精神,能够实现刑法的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尽管本次特赦只针对四类罪犯,但特赦实践彰显出的刑罚人道主义和国家的德政,无疑将产生辐射全社会的感化效应,有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崇宪法、践行宪法的社会氛围,也将有利于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期待特赦制度开启尊崇宪法、宽严相济、慎刑恤囚的中国法治文明新篇章。
作者:刘武俊
责任编辑:张蓥蓥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