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法治史海 > >正文
刘少奇被打倒幕后:毛泽东同意原谅也于事无补
核心提示:毛泽东并没有这么看。他在24日、25日的会议上说:“把刘、邓的大字报贴到街上不好,要准人家革命,不要不准人家革命。”“刘、邓二人是搞公开的,不搞秘密的。对刘、邓要准许革命,准许改。……对少奇同志不能一笔抹杀。”“你们过不了关,我也着急呀。时间太短,可以原谅,不是存心要犯路线错误,有的人讲,是糊里糊涂犯的。也不能完全怪刘少奇同志、邓小平同志。他们两个同志犯错误也有原因。”但是,毛泽东的这一表态已经于事无补。
本文摘自《刘少奇的20年》 作者:鲁彤 冯来刚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文化大革命”的狂潮风起云涌,刘少奇无奈、惶惑、愤怒,怆然曰:“好在历史是由人民写的!”
1964年7月,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专门成立了一个领导思想文化工作的机构――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组长彭真,成员有陆定一、康生、周扬、吴冷西。但是,随着“左”倾思想在党内逐步占据统治地位,一大批学术、文艺方面的著作和观点被强加了修正主义等大帽子,遭到公开批判。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突然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点名批判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吴晗,说《海瑞罢官》是为右倾机会主义翻案,“是一株毒草”。
一石击起千层浪。
文革五人小组在这种情况下,于1966年2月制定了《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后来被称为《二月提纲》。《二月提纲》提出:“要坚持实事求是,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要以理服人,不要像学阀一样武断和以势压人”,本意是约束文化领域的大批判,不让它进一步发展为政治斗争。
3月,按预定计划,刘少奇要出访亚洲三国:巴基斯坦、阿富汗、缅甸。本来出访前,刘少奇提出不带夫人,但外事部门却坚持夫人随访会增加友好气氛,他只好同意。于是,正在乡下搞“四清”的王光美急匆匆赶回北京,准备出访。
这次访问是刘少奇最后一次出访。等他回到国内,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至于刘少奇说:我最近这个时期对于文化革命的材料看得很少,生了一次病,出了一次国,很多材料没有看,接不上头。
刘少奇访问刚刚回国,被通知马上到杭州开会。
原来,在他出访的这一段时间里,国内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3月底,毛泽东尖锐批评《二月提纲》混淆阶级界限,不分是非,是错误的;中宣部是阎王殿,“要打倒阎王,解放小鬼”,“如果中央出修正主义,地方要造反”,“要支持小将,保护孙悟空。再不支持,就解散五人小组、中央宣传部、北京市委,不管哪个省市委!”
――4月10日,林彪、江青主持的《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经毛泽东审阅修改后作为中央文件发给全党。《纪要》宣称建国以来文艺界“被一条与毛泽东思想相对立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要“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
――4月9日、10日,中央书记处会议批判彭真的“一系列罪行”,成立“文化革命文件起草小组”,以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等为成员,起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批判《二月提纲》。
――毛泽东在修改《五一六通知》时,加写了几段火药味异常浓厚的话:
中央和中央各机关,各省、市、自治区,都有这样一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必须同时批判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清洗这些人,有些则要动他们的职务。尤其不能信用这些人去做领导文化革命的工作,而过去和现在确有很多人是在做这种工作,这是异常危险的。
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们识破了,有些则还没有被识破,有些正在受到我们信用,被培养为我们的接班人,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