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法治史海 > >正文

纪念辛亥革命三题
2013
10 /25
03:30
消息来源
中国法治
纪念辛亥革命三题

  \

  辛亥首义同志会会员证

  题一:举“黄帝旗帜”揭开民族复兴序幕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有深远影响的革命运动,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杰出的思想家孙中山的名字与辛亥革命联系在一起。孙中山于1894年在夏威夷的檀香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宗旨是“振兴中华”,揭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序幕。1905年,以兴中会为主体,联合地方性的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革命同盟会。同盟会在孙中山领导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发起旨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运动。

  同盟会的喉舌《民报》第一期,开篇展示于读者面前的是四幅画像:“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中华民族开国之始祖)”、“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平等博爱大家墨翟”。显然,这四幅画像形象地表现了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与“民生”(主义)的革命目标。其中,黄帝被定位在“民族主义始祖”的位置上,这是民族的象征,不能用历史学上的人物评价来要求。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选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当天,总统府发表《中华民国大总统孙文宣言书》,宣称:“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含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里反映出革命党人从“排满”到“五族共和”、国内民族平等的思想发展过程。

  20世纪中国历史的画卷是这样展示的:辛亥革命后十年(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孙中山亲自主持下举行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由此,孙中山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例如,他指出,民族主义包含两个主要内容: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以及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并强调:如果没有前者,后者的目标也不能实现。此后,黄帝一直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被国共两党认同。这种认同的实质是对于民族的认可,对中华民族自由、独立、解放的笃信不疑。特别是在民族危难时刻,国共两党认为,应以黄帝旗帜来凝聚民族精神,共赴国难。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祭黄帝文》中深刻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坚决抗战,使民族得到解放的信心与决心。这里顺便谈一下,鉴于以上的历史事实,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陕西省将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冠之以“黄帝旗帜”,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题二:用开放、积极的文化观替代狭隘的国粹主义

  孙中山在其一生为民族复兴的奋斗中,特别在阐述其革命理论与学说的时候,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表示了极大的热情。这不同于狭隘的国粹主义只承认本土文化,而不加区别地反对外来文化,也有别于全盘西化论者只承认西方文化而否认本土文化的精华。1923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宣言》中用精炼的文字表述了他的文化观:“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这是开放的、积极的文化观,要求立足于本国国情,放眼世界,对中外优秀文化兼收并蓄,并努力创造自己的新文化。

  在中华文化中,孙中山十分重视关于“人格教育”、即道德教育的论述,这并非由于学理研究的兴趣,而是他对中国近代历史深入思考的结果。在近代,中国遭受过许多国家的欺凌、侵略,并没有被任何一个侵略者征服,中国人民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尊严,为民族复兴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孙中山看来,其动力之一是中华文化中“人格”与“国格”观念,由此产生出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人格”观念是早期儒家提出的,指人的道德品质、文明素养与精神风貌;简言之,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人格”观念被提升,有了“国格”观念,指的是国家民族的统一、尊严。基于此,孙中山强调,以“人格”与“国格”观念为核心的传统道德不可轻易地加以否定,“应该用我们固有的文化作基础”,来建立新道德、新文化。他语重心长地说:“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

  孙中山还引用《大学》一书中“八条目”的名称,以此作为实现“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途径、方法;孙中山认为这种由“内”到“外”,由“小”到“大”、由思想意识到具体行动的过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对今人有重要的启示。首先,对革命者来说,要有文化自觉,有了知识,才能懂得革命的道理,进而树立革命人生观;其次,革命者要有高尚的志愿,立志做大事,不是谋求做高官,用这种思想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做到知行统一,这才是真正的革命者;最后,革命者的道德修养,集中到一点上,就是孙中山强调的“为众人服务”的新道德。他晚年曾多次在演讲中说,“这种替众人来服务的新道德,就是世界上道德的新潮流”,革命者的思想行动应“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

  总体来说,孙中山力求在传统的“人格”与“国格”的思想基础上,铸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民族之魂。由此可以看出他对中华文化研究所达到的思想高度和深度。这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题三:从孙中山提出国家自强的实质到公民的全面发展

  中华民族悠久的、连绵不断的历史,创造出灿烂夺目的文化。近代以来,由于封建专制的压迫和列强的入侵,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落伍了。一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艰苦探索,寻求民族复兴之路,为振兴中华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文化中的“自强不息”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人们对“自强”的认识是逐渐深化的。开始只是把“船坚炮利”、国力强盛作为自强的标志。这种观点,只看到“物”的力量,而没有重视“人”的力量。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提出国家自强的实质,在于民族精神和共同理想的弘扬。后来,革命事业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民族的兴盛,根本在于“人”,即人民,没有“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全面实现,就不会有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里还要提到,我们为之奋斗的民族复兴,与古代“盛世”不同。中国古代所谓“盛世”,有两个思想观念作为支撑:一个是“天朝大国”观念,它与君主专制制度联系在一起,另一个是“华夷之辨”的民族观念。这些观念早已过时。在我国古代有些思想家宣传“民为邦本”或“民贵君轻”,这种理想在当时很难实现。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在本质上是把“民”作为“载舟覆舟”的工具,而不是国家的社会的主人,即或在相对安定、社会生产力有所发展的历史时期,统治者没有也不可能确立人、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今天我们所说的民族复兴,使每个公民都处于平等的地位,而且都有全面发展的公平、公正的机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所在,为此,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任重道远”这四个字也许就是辛亥革命百年来的宝贵历史启示。

  (作者为清华大学教授)



             来源:北京日报

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网
上一篇:苏共与国民党衰败之鉴 下一篇:辛亥首义:唯物史观的一个绝好例证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1305123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