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法治史海 > >正文

荔湾寻古:"都堂"之名回溯"青天"之举
2016
11 /25
11:13
消息来源
大洋网
荔湾寻古:"都堂"之名回溯"青天"之举
    曾经,广州有很多祠堂、庙宇,既有拜祭名宦先贤、家族祖先的,也有奉祀诸神、祈求庇佑的。在广州,不少路名的起源,就与这些祠堂庙宇有所关联。而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康王中路附近的都堂街,就是因为“王都堂祠”而得名。

都堂街

都堂街位于康王中路和业广场西侧,原与芦排里、龙翔里、带河涌边、晚景里、捷龙里、猪仔圩、兴龙里、河溪涌边街、成金里、源胜西街组成带河路。随着城市道路拓宽以及旧城改造的推进,目前都堂街已与带河路分处康王中路两侧,街内仅剩数个民居,不到10米长。

溯源

民众建祠纪念“王青天”

说起都堂街名字的来源,则要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根据荔湾区地方志馆资料显示,清康熙四年,辽东人王来任出任广东巡抚,总揽广东的军事、吏治、刑狱诸事。当初王来任来广东任职时,正值平南王尚可喜统治广东期间,由于刚经历了明末清初的社会动乱,社会经济尚处于恢复阶段,而尚可喜挟平南王之威,对老百姓的体恤多有不周之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兵戎为害百姓之事也时有发生。王来任在广东为政三年,体恤百姓困苦,多次冒着得罪权贵和清廷的风险,上疏奏请“永行禁革”夫役、私抽、擅杀等“六大害民行为”,并要求“驰海禁”,还沿海人民营生之所,且时常微服访察,惩治贪官污吏,平反冤狱,被百姓誉为“王青天”。后来,王来任因为民请命而冒犯国家政策,终在康熙六年(1667)被罢官,次年逝世。

由于王来任深得人民爱戴,人们在今都堂街一带竖起遗爱碑,建立了祠堂,并沿用明代习惯称其官职为都堂,称祠庙为“王都堂祠”。

据都堂街老街坊介绍,以前都堂街是一条单边街,所有房子都是一面朝南,另一面则没有建房,为的是让祠堂面向旱墙,以示尊重。后来,祠碑皆被摧毁,祠堂遗址变为民居。都堂街的名字则流传下来,直至现在。

现状

三间老房记载着这个老街

根据《广州地名志》资料显示,都堂街原为花岗岩石板路面,原来连同附近的都堂北街和都堂一至九巷共长429米。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从和业广场南侧小路往老街走去,可看到一侧的三间房屋悬挂着“都堂街”的门牌,分别为都堂街2号、2-1号以及4号,路面依旧为花岗岩石板路面,依稀能看到当年西关老街的风采。

不过,除了这三间民房,包括都堂北街、都堂一至九巷在内的道路已经无法在这里寻觅到踪迹。据周边街坊介绍,原来,都堂街、都堂北街以及都堂一至九巷位于目前和业广场所处的位置,在本世纪初的康王路建设和旧城改造中,这些以都堂命名的街巷大多被拆除,仅剩最后三间房屋,“改造前一些老房子已变成了危房”。

记者了解到,由于这里是居民聚集的老城区,所以当年荔湾区龙津街曾经下设都堂社区,管理这一区域的常住人口。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都堂社区所管辖的常住人口逐年减少。2014年,荔湾区着手城市社区优化调整,对常住人口1000户以下的24个社区进行撤销合并和调整管辖范围,与邻近社区形成规模合理的新社区。当时仅剩688户的都堂社区与附近龙翔社区合并,命名为龙翔社区,都堂社区的名字从此消失。而今,在各种地图软件上查找都堂街或者都堂社区,都无法查询到相关信息,只有在和业广场后的三间老房子依旧记载着这个老街。

人物

革命烈士余少杰曾住都堂街

除了王来任这位深得人民爱戴的“王青天”以外,都堂街还曾居住过一位耿耿丹心铮铮铁骨的革命烈士——余少杰。

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初中毕业后刚刚17岁的余少杰选择报考黄埔军校,随后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余少杰从军校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先后在广西、香港等地负责革命斗争任务。1928年,当他乘船从香港返回广西时被叛徒告密,跳江突围时,中弹受伤被捕。国民党反动派把余少杰监禁于南宁监狱,严刑拷打,却得不到任何东西,不久将其秘密杀害。余少杰牺牲时仅21岁。

据了解,余少杰为广东鹤山人,其父亲余孔是贫苦农家之人,为了谋生在清朝末年流落到广州,在一个戏班里充当杂役,与妻子一起租住西关都堂街都兴里17号,靠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1907年,他们生下独子余少杰。1924年12月,余少杰刚满17岁,报考黄埔军校并被录取为第三期学生,根据黄埔军校学生名单显示,余少杰的通讯地址为都堂街都兴里17号。

责任编辑:周烨
上一篇:国民党运台黄金去哪了? 下一篇: 汉朝“闺蜜干政”:班昭幕后议政为何却得极高评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1305123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